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上海农科院为西瓜佩戴NFC标签,手机一扫可辨真

返回2015-06-04来源:www.cxjrfid.com发布者:cxj
    “正宗‘8424’上市啦”“南汇8424到货”……又到吃瓜好时节,沪上大街小巷的水果摊头,悄然挂出年年亮相的“金招牌”。许多市民选瓜时却疑惑重重,家家卖瓜自卖自夸,谁家才是地道的“8424”呢?2日,记者在上海市农科院庄行实验田看到,这里数十亩即将上市的正宗“8424”,每个都提前办好了智能“二代身份证”——拇指大小的方形NFC标签,手机“照一照”,每只瓜的出生证明、成长档案历历在目,真瓜假瓜一看便知。
NFC标签
“一代身份证” 成假冒重灾区
  从餐桌追溯到田头,食品安全想要全程有保障,必须“细说从头”。
  给农产品先办“身份证”再上市销售,并不稀奇。从诞生已有42年历史的条形码,到各种各样应用的二维码,“一代身份证”几乎遍布农产品包装,不仅标识品牌,还兼职防范假冒伪劣。“问题就出在,二维码太容易被复制了,‘一代身份证’的防伪能力天生欠佳。”
  市农科院数字机农业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王运圣博士说,实际上,消费者扫描条形码或二维码,登录商品的官方网站一验正身后,若再次扫描登录,就无法再验证通过。因为,该复印的二维码首次登录时,已被官网记录并列入了假冒“黑名单”,而消费者很难细心到杀个“回马枪”。
  之所以能首次验证成功,是因为复印二维码,贴到假冒商品上,假货也就拥有和真品一样的“身份证”。不能防复印,是二维码或条形码最大的短板,即使加密也无用。“目前,无论是条形码还是二维码,已经很难防伪了。”王运圣博士告诉记者,由于毫无技术壁垒,本来用于防止假冒伪劣的标识,沦为仿冒“重灾区”。伪造防伪标识,已经成为“售假黑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
  “二代身份证” 绑定成长档案
  没有横横竖竖的条形码,也没有正在流行的二维码,市农科院率先颁发给沪产“8424”西瓜的“二代身份证”,只是一枚方形的绿色小卡片,上面印有“追溯宝”字样。这是由市农科院和昆明农产品国际交易拍卖中心联合研制出的农产品“智能芯片二代身份证”。“这种技术上海市民并不陌生,上海世博会门票防伪靠的就是它。”王运圣详解道,“二代身份证”最难仿制的,就是内含一个NFC(近距离无线通讯)电子芯片,芯片数据容量巨大,还可以实时上网,难以复制。
  “更有意义的是,智能‘二代身份证’数据空间无限,农作物全生命周期的庞大数据,可随时读写进去。消费者利用手机以此为入口,随时随地扫一扫,就能进入该农产品的成长数据库。”市农科院副院长顾晓君告诉记者,为了给8424西瓜换发“二代身份证”,农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里的西瓜田,每只西瓜都有一本全生命周期的“成长档案”。档案细化至种植地块的位置、形状,基地的基本情况,农药的使用情况,农资入库记录,全年用过哪些化肥以及农民每天干些什么活等情况。另外,使用农药后,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和采收的时间、采收量等也一一列入档案中。
  从5月底开始,市农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陆续上市的8424西瓜都将携带“二代身份证”,消费者只要将下载相关APP的手机靠近产品,就可以立刻在手机中看到每一只西瓜的品种情况、产地、种植模式、营养成分等信息。接下来,西瓜“成长档案”将扩容,庄行试验田地产的所有农产品都会纳入其中。待到葡萄、大米和鸡蛋新鲜上市时,也将陆续换发“二代身份证”。
  农作物生长有成长档案,农产品出售有“二代身份证”,消费者追溯有手机“扫一扫”,当整个食品安全成为“轻松可查”的闭环后,市民有望“吃得安心”了。“不过,要彻底吃得放心,NFC高科技防伪还需要不断推广,最好能追溯到每棵树、每朵花、每一株稻穗上去。这不仅有赖于芯片成本的进一步大幅降低,更需要农作物‘生长档案’覆盖到所有田间地头。”顾晓君说。